您的位置 首页 > > 评谭品读

珍藏昨日 ——读《老街的灯火》有感

核心提示:闻涌子的散文集《老街的灯火》由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出版了,在他的微信圈下留言,一方面表示祝贺,另一方面希望尽快得到一本签名书拜读。


闻涌子的散文集《老街的灯火》由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出版了,在他的微信圈下留言,一方面表示祝贺,另一方面希望尽快得到一本签名书拜读。

其实,涌子想要出书,一年前,几位文友相聚时,他就说过,只不过后来他在低调辛勤的筹划准备中,我们就不知道了。

得到这本书后,我用近两天的时间,逐字逐句开始阅读。我也是业余作家,知道一字一句得来不易,对一篇、一部文学作品,从孕育到孵化的艰辛过程,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磨炼,也有从半夜梦中得灵感、惊醒记录的勤奋,还有卧薪尝胆、深入生活体验的辛苦,更有读万卷书的坚韧毅力,感同身受。所以,我对文艺作品、文艺家和业余爱好者、文艺这个行业,一直心存敬畏之心。特别是浮躁的世界,还有这么多人,沉醉于费时、费力、费身体不说,还费钱的文字游戏,如果这个行业及行业的人、爱好者只是把文字作门面的装饰,以此炫耀,给脸上贴金,没有传承担当的精神,没有把它当成生命的一部分,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在繁忙的工作、繁琐的生活中挤时间、安静下来,淡泊名利,在格子里耕耘,肯定坚持不下来,也出不了能上台面的东西。

涌子的《老街的灯火》除了序、后记等3篇,分为“遥望灯火”9篇、“灯火下群星”14篇、“星火璀璨”10篇共3个部分33篇。拜读完后,我归纳为作者五十多年来自己亲身经历、身边看到听到的、自己参加的外地活动记录三个部分。作者出生于川中的遂宁县城,在城里生长,在城里读书,在城里工作,在城里成家立业,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从县城到市,从老民居到高楼林立,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的巨大变革,我却是农民的儿子,参军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军旅十六载后,才“半路出家”到遂宁安家落户,对于遂宁城市的变迁,只知近处,书中对城市的记忆,虽说是旧事重提,但对我这个农村娃来说,特别新奇。读后我至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历史匆匆,过而留影。有不少作品中,对遂宁当地近几十年这段历史做了记忆,这些记忆是宝贵的,再过几十年或几代人,要找到作者经历时代四川丘陵地区小城最底层人的生活原始味道,这本书就成了“历史档案”“活地图”之一,这是作者对后世重要的贡献。如《圆梦观音湖》中,“每每夏季来临,小伙伴邀伙成群,赤身裸体在江边恣意戏水,捉蟹捕虾,或畅游到河对面猫儿洲。下水前,摘几株藤蔓戴在头上,斜背芭茅杆做的长枪,扮军泅渡”,这是八十年代以前,四川丘陵地区的孩子夏天河中洗澡的共同生活场景,自从有了观音湖、圣莲岛,遂宁城里这个场景再也看不到了,现在农村孩子也不会游泳了,后来游乐场、玩具、网吧、KTV、手机等取代了天然的童年游戏,今天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些童趣。包括《老街的灯火》中,记录六七十年代,每至夜晚,街灯下孩子们和成人们各自的乐趣,这些乐趣也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而消失;《操扁挂》中,记录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遂宁兴起武术热,今天被太极拳、广场舞等所取代;《“傻子”眼镜蒋岳连》中,则是记录了“哪里有生意哪里就有江浙人”的蒋岳连,从浙江来遂宁做眼镜生意,由小做大做强到大爱的经历,记载着整个遂宁城区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以前满街配眼镜的都是浙江人,城市中心的部分门面也是他们挣到钱后买的,他们便在这里安营扎寨扎下了根,也带动不少本地人做起了配眼镜的生意,同其他城市一样,遂宁城里也有全国各地来遂宁创业者,这里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遂宁的美好有他们的贡献。这些故事,能够勾起同龄人美好的记忆和怀念的共鸣。

二、记录生活,趣味往事。有不少作品记录着作者学习、工作、生活的片段,以文字珍藏自己过去的同时,也把时代背景珍藏起来了,这些片段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厨娘何孃》中,记录着作者如何跟随厨娘何孃学厨过程,《外婆的魔芋》中,记录作者学烹饪、当厨师时,无时无刻不回味着外婆煮的魔芋的奇妙味道,《九寨沟岁月二三事》中,记录了第一次九寨之行的旅途感受和当厨师后与一些人结下的不解之缘,他热爱着厨师这一职业。正因为此,他才对厨师和厨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趣说烹饪文化》一文可以作证。“烹饪是文化,亦是艺术,往往与大师们高超精湛技艺相联系的。所烹制出的菜肴若叫人食不厌精,食不下箸了,这就是一幅完美的‘作品’。它的内涵呈现文化艺术独特魅力性,是食的文化”,这是对烹饪有文化艺术双性的肯定;“真正的烹饪是各音乐、美术、诗歌等分不开的,它是一个有机的辩证唯物统一体”,讲明了与具体文艺的联系;“烹饪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的第一标准,是我们民族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享有卓高的声誉”,指明了烹饪在国际上的的重要地位;“也许美景、美色、美味、美文等演绎的饕餮盛宴,彰显烹饪艺术的华丽乐章,这是技艺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展现”,“烹饪是一种文化元素符号,在进餐中要想让人心情舒畅享受‘吃’的最高境界,必须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烹饪又有它的局限性,它同其他艺术相比有其特殊性,可以称之为视觉艺术、味觉艺术、瞬间艺术、水与火艺术、镬鼎量变艺术,同任何艺术一样必然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通过这些作者发自内心的文字,对烹饪作了全面分析和评价。书中烹饪的记忆,相当于直接给读者的一次烹饪科普。

三、大爱无价,平民英雄。有不少作品记录了平民凡事,通过不同时代的人和事,可以了解不同时代,所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此本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傻子”眼镜蒋岳连》中“蒋眼镜这个人大方,社区子女配眼镜总要比别人优惠几十元钱部分。……居民清淘阴沟化粪池时常为收不起钱而发愁,他知晓后主动帮他们补上不足。……出资买上文具、书包、暖手套之类物品,同社区党员干部一道,赴学校、幼稚园、荣军院捐赠。……坦然前往社区,提出要求加入党组织。……请缨赴灾区一线参加抗震救灾,……索性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数十个昼夜,……走家入户排查灾后险情,做群众疏散的解释工作,夜晚通宵达旦坚持值班巡逻,……新冠疫情席卷袭击愈加凶猛。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他又坐不住了,……”把一个外省来遂宁做眼镜生意的人,热爱遂宁、大爱无疆的家国情怀,写得活灵活现;《保洁哥蒋涛》中,记录了保洁员蒋涛十多年如一日干好保洁不分份内份外,不分辖区和辖区外,同时,还热心帮助居里,不计较个人得失,被四川省委省府授予“环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人高薪聘请,他却毫不动心,继续为这座城市当好美容师;《话三原》中,记录基层人民警察杨培元在任领导时不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权为民所谋,以文养心,出版了多部作品,退居二线后又开办了“开门见山”公益性书屋;《居委会主任》中,记录中国最小的“官”居委会谌主任,把社区群众当作自己家人,一心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以人格魅力带动和影响一个居委会;《最美的夕阳老人》中,记录了当了30多年居民组长的陈素华老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和关心居民,还收养了六名遗弃孩子;《名果情缘记》中,记录着“永红矮晚柚”研究培育成功者彭永红,因身体原因三尽讲台走到了尽头,却不气馁,种植实验成功矮晚柚,畅销全国各地,远销国际市场,实现当地农民增收;《公益纪行》中,记录着精准扶贫中,作者与戴见明、孔杰、钟捷、李宁春、谭琴、郑伟等,开展“暖冬”慈善公益活动的感动;《致敬!勇士的哥》中,记录了遂宁的哥尹德洪、唐超、网约车驾驶员黄晓洪等勇救轻生女士,尹德洪、唐超不幸献出宝贵生命。他们都是这座城市历史中普通的过客,却以不同形式为爱心之都书写着光辉的一页,正因为有他们,遂宁这座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才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四、不忘历史,珍惜今天。《甜城名片》中,记录了作者有幸参观了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出色的领导者、新中国新闻事业开拓者范长江故居和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东方之笔张大千纪念馆等;《川北名人故里行》中,记录着作者参观了张澜先生纪念馆和故居;《李庄见闻》中,记录着作者参观中对李庄在抗战中的功勋的进一步认识;《千年铁索 红色泸定》中,记录着作者在庆祝建国70周年时,瞻仰泸定桥的感慨;《追寻红色足迹》中,记录了作者参观现场的所思所想……。对革命前辈张澜、勇夺泸定桥的勇士、烈士小罗卜头、江姐、蔡梦慰、车耀先、罗世文等的怀念,对他们的丰功伟绩的缅怀。当然、范长江、张大千乃新闻文艺中大家,自然是毕恭毕敬。书中《巴蜀“变脸王”龙怡策》《面笑梨园写春秋》《舞台梨花》等篇目,记录了享誉国内外的川剧“变脸王”龙怡策敬业、传承中国文化瑰宝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川剧从顶峰已经滑落低谷,刘德君受命于危难之中,通过他的拼命努力,让遂宁川剧团走出遂宁、走出四川、走向世界,在外享有盛誉,不但救活了一个剧团,让民族文化瑰宝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而且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遂宁川剧第四代传人冉茂丽,勤练苦练基本功,成为遂宁川剧的梁柱、传承川剧的一粒种子。可以肯定地说,涌子热爱文学,除了所谓的天赋之外,与他身边有如龙怡策、刘德君、冉茂丽等文化人有很大关系,他们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作者的个人情趣。当然,书中也有记录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与女儿爱的表达,把书中所有的人和事合起来看,这就是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

遂宁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从东晋名将桓温平息战乱,给当地取名为“遂宁”,距今已1600多年历史。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全国享有盛名的除沱牌酒、舍得酒外,蓬溪矮晚柚和红苕粉、射洪清见、安居524红苕、小磨芝麻油和菜籽油、多个品牌的豆腐干、被称为世界第五大发明的卓筒井盐等在每次的全国农产品展销会上被一抢而空。历史上也有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明女文学家、“蜀中四大才女”黄峨、清朝大学士张鹏翮、张问陶、王灼、席书等,遂宁人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等等。从遂宁近代、现代来看,以前有九宫十八庙,城市现代化以前,有旧的城市小街文化、船运文化、旅馆文化、客运文化、公交车之前的自行车文化、气包车文化,等等,如埋藏的聚宝盆,随便一锄的挖掘,都会挖出历史文化宝藏,需要文化人进一步深入挖掘,成为文化人的责任,成为文化人的努力方向。涌子作为一名业余作家,能从自己的所闻所见取材,日积月累,成册以奉献给读者,记住这段历史,实属不易,祝他写出更多更好作品。

作者简介:
郑明生,60后,四川蓬溪人,工程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作家报》记者、专栏作家,多家书刊微刊副总编、副主编、编委、编辑。出版长篇小说《风骨神韵罗汉竹》,合集《当代诗人选集》《当代十家诗选》等,著有《思露花语》《思露花语诗歌集》《珠峰冰雪散文随笔集》、回忆录《凝重的回望》自印本待出版,公开出版书报刊和网络采用近1000篇(首),参加全国文学作品大赛获第三届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实力诗人奖、一等奖、二等奖、银奖等,获“杰出作家”称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立场,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