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评谭品读

岁月青铜,壮写军人之大任——赏读刘笑伟军旅诗集《岁月青铜》

核心提示:一场春雨的到来 进入新时代,正当我探究军旅诗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吸收西方经典文学的创作技巧和前卫性思考时,喜获老战友刘笑伟寄来他新著的军旅诗集《岁月青铜》,像一场春雨的到来,把我久旱的心田浇开。《岁月青铜》一听就是黄钟大吕的金属响

 

一场春雨的到来

进入新时代,正当我探究军旅诗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吸收西方经典文学的创作技巧和前卫性思考时,喜获老战友刘笑伟寄来他新著的军旅诗集《岁月青铜》,像一场春雨的到来,把我久旱的心田浇开。《岁月青铜》一听就是黄钟大吕的金属响动,我捧起诗集凝视着封面凹形坦克设计和醒目的书名及依偎在《岁月青铜》左右两边的几行文字,顿生联想:在历史长河中那些刻有印痕的岁月和回荡在时空里难以忘怀的日子及历代军营闪现出青春年华的英姿、坚定不移的意志、无怨无悔的牺牲、中国军人的责任,一幕幕排列成一道长城。那种精湛的青铜冶炼技能和锻打利剑的精神塑造,正是对中国军人的最好诠释;更是践行强军梦的实际行动。

诗意的军魂体现

诗者,志之所之也打开诗集,第一辑:钢铁集结,开篇强大的气流把人带进一个坚硬而辽阔的时空,眼前是尘土飞扬的钢铁碰撞和捍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我们是中国军人/是绿色的海洋,是枪炮所构造的/金属鸽子,”一支爱好和平不容他人侵犯的中国军队展现在我们面前:雄浑而壮阔、高大而英勇,激荡一个世纪的洪流嘹亮成新时代的号角紧接着写到“我们是强军征程上,品味硝烟芬芳的/年轻面孔;是迈向世界一流的/热切的希望;是热血开在身体外的/满山遍野的红杜鹃。”《朱日和:钢铁集结》。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拔山举鼎喷浆吐玉,彰显着铁血战士非同凡响的伟大人生和崇高品德钢铁集结的军魂,砥砺着战士们所向披靡的历史前进是的“忠诚热血里最隐秘的那种红/最无悔的那种红/汗珠和血液提纯出的那种红/忠诚和大爱冶炼出的那种红”;刻字的那一刻/一定是个黎明/随着朝阳喷薄而出的/还有一个士兵的激情《描红》——写在西沙石岛“祖国万岁”石刻前。在西沙十几米高的礁石上刻入战士们胸怀祖国“祖国万岁”的四个大字,折射出旗下的忠诚捍卫体现了人民军队用血肉之躯筑就不朽长城的伟大使命和历史责任

在文以载道多元意境中延展军旅人生的“大诗”创作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曰:“文之为德也大矣”;“故知道沿圣而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一直尊崇的一种传统文化,赏读诗集“昆仑之所以谓之昆仑/不是因为石头,而是因为精神/不是因为苍凉,而是因为坚守/不是因为绵延上万年,而是因为/一代代戍边军人在这里留下的/身体。在这里大声朗读历朝历代的/绵延起伏的边塞诗”。诗人在文以载道多元意境中延展军旅人生的“大诗”创作,把苍凉和意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限地提升了诗歌意境与军人意志的坚强匹配,使诗歌的时空感和责任感在辽阔的蓝天下巍巍耸立,如莽莽昆仑。紧跟着他又用递进的手法拔高,“在这里守卫久了,肌肉会像岩石/岩石也会有肌肉的质感与体温”;“一首军旅诗诞生了/标题是两个散发异香的汉字:昆仑”《昆仑》。这首诗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情志细腻地融为一体,让一座山的岩石有了军人的体温与国家的意志,家国情怀直上云霄;强烈的现场把军人心灵深处常年积淀的情感点燃,燃烧着青春岁月、人间正道、烈火金刚,从而使诗歌在文之为德的儒雅中承载了文以载道的“大诗”创作。

从形象思维中提炼抽象思维的逻辑飞跃

钟嵘在《诗品》序曰:“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诗歌是文学中的皇冠,它是能将天地、鬼神、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语言之神,赏读诗集,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创作之美:“在国防大学/有我们必须仰望的事物/比如名词“祖国”“荣誉”“梦想”/比如动词“倒计时”“只争朝夕”……/在天宇间写下太阳般/美妙而闪亮的诗句”,《我们必须仰望》。这些壮阔的诗句凝结着诗人强大的军人情怀和钢铁意志;将事物的无尽与诗意的无尽无限地闪现在诗句的字里行间,使事物的本真在枪炮中表达出了军人与大道同行、军人与祖国同在,新时代军旅诗歌的主旋律,构筑起指挥枪的绝对真理

诗歌光有对事物的形象思维受欠于诗歌意境的维度提升,亦挖掘不到事物内在的本质。诗人刘笑伟从形象思维中提炼抽象思维的逻辑飞跃,使情感的雄浑和道德的悲壮得到了神灵般的升华;诗意在荡漾的律动中窥见了事物的本真与遐想的摇曳。读:“枪是世界上最刚强也最懦弱的人种/当有一天,所有的枪/在沉默中长满青苔,或者生根、发芽/它所吐露的花朵/是人间最美的春天”这是多么弘大的意境啊!诗人通过对事物的感悟,然后上升至精神层面,创造出高于技巧的诗歌语言;这种语言是诗人在长期静态思索和道德高度凝聚的前提下完成的;是诗人从心源自然而然流出的“上帝”之语,并将诗歌富有强烈的审美价值他的诗仿佛是从群山峻岭中奔流出来一条血肉深情的江河,缠缠绵绵且滔滔不绝。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颠覆碰撞

清代画家石涛曰:“笔墨当随时代。”诗集《岁月青铜》每一首诗都与时代的节拍紧紧相扣,大气磅礴的语境和无边无垠的情志联想,让人环绕在人间天上、天上人间,仿佛一朵圣洁的云彩,一会是裹挟惊雷的云团,一会是撕裂长空的闪电,一会是仙女散花的漫舞,一会是铺开阵云的春雨;恍恍惚惚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颠覆碰撞,东西方文化浑然一体;诗人从诗歌意境的创作到理想人生的诞生,通过盘桓往复的时空转换使神秘的虚幻和无情的现实回到人间原点;非线性语言的表达给诗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百读不觉其厌、百思不感其穷;蓬蓬勃勃的浩然正气托举着一轮初升的太阳。如:“那些诞生于真理中的火焰/星星之火,点燃了那片沉睡的土地……/那些金色的信仰,那些燃烧在/枪林弹雨中的牺牲,那些隐藏在/历史皱褶里的,被光阴挖掘出来的/闪亮,让我持续地感动”《坐上高铁去看青春的中国》从诗歌的创作中可以看到诗人时时刻刻怀揣着祖国的大任;无论走在哪里都不忘军人的使命。兢兢业业默默前行,让一片沙洲荡起了大海的灵魂。诗是从这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二者之间的一道彩虹,诗人在这道彩虹上构筑一幢幢大厦,播种一座座花园,连接一个个梦想,完成一次次飞跃。感万物以通灵,施情志而立言。诗人刘笑伟颠覆、融合了西方经典创作之技艺,展现出了他天真烂漫的诗意才华。

从客观事物的真实表达到形而上的诗意生成

诗人在“代后记”里写到:“走进新时代”、“中国诗歌也要产生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诗”、“军旅诗歌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其关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使命是弘扬中国精神……其目标是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品读:“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极限深潜》。像这样的诗句既明快又宏厚,读起来多么振奋人心,这是语言的直白走进诗意的一条通道,当然精彩的表达还有许多,都是诗人从心源奔放出来的鲜活而闪光的诗句,从而升华军魂实现读者对军人的神圣认识

陆机在文赋的第二节曰: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诗歌的魅力源于诗人心灵与事物的碰撞要想写出壮丽的篇章,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境界。诗人刘笑伟既有怀抱天下的理想,又有立足祖国富强的时代信仰。所以,当他与战士那种舍生忘死的情景相遇时一种神灵般的诗句就会汩汩涌出。如:“我在写一些/不一样的诗……/我的意象是/雄性大漠,冷月边关/钢铁的呐喊/肌肉上的汗滴/竖起的导弹/枪支的火爆脾气……/以及一颗颗面向国旗与军旗/跳动的心”。由于他对军营的热爱才发现了战士肌肤上那颗金灿灿的汗珠和绿汪汪的海洋;表述瓷实厚重,意境鲜活透明。紧接着写到:“我在等着/等着一首不一样的诗/从枪膛喷薄而出/击中那个圆圆的靶心”《不一样的诗》。他把战士那种汹涌澎湃的豪情、排山倒海的势气,凝结成喷薄出枪膛的子弹,对准圆圆的靶心,音律和节奏从圆圆的靶心中舒展出正义和光芒象征人类的美好与和平;这是诗人崇高爱国情操寄托。这种带血的语言是温暖的、坚硬的,有爆炸力的。诗人把军人追求和平的神圣梦想写得叮叮当当,淋漓酣畅;意象与悟象的思维弘扬了伟大时代的精神风貌;推进了从客观事物的真实表达到形而上的诗意生成。

诗人,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熟练地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用神奇般的笔墨抒写了军旅诗歌的宏大气象。代后记,像一座灯塔,指引、呼唤着军旅诗人们创作出更多更好更美,无愧与新时代的钢铁诗篇。祝愿老战友刘笑伟在创作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2021.11.16


作者简介: 

 王发宾,呼和浩特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书画家协会、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书协首届、二届内蒙古书法研修班学员;第五届内蒙古大学文研班学员。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并临习书法、篆刻到现在。书法尊崇传统兼融各体,擅长草书。诗歌以新诗、古体诗、散文诗和散文为主。作品散见于《内蒙古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文艺报》《诗刊》《散文诗》《诗林》《星星》《草原》《神剑》《绿风》《延河》《海燕》《中国诗人》《诗探索》等。曾在《内蒙古日报》《人民日报》《诗刊》《人民文学》《散文选刊》分别获奖。书法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分别获金奖、银奖、一等奖;被《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美术研究院》《汝州中国书画院》台湾《于百龄书画院》收藏。出版诗集《战士的心在燃烧》《蓝色的库库和屯》《一颗,滋润大地的雨滴》。现为:中视童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编,国学频道,国学盛典栏目《书画频道》副总监,呼和浩特市诗词学会名誉副主席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立场,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