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评谭品读

“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世上千般好,最美是天津”

核心提示:今年春天,冯骥才迎来80岁生日,与妈妈一起吃生日面、办一个学术研讨会,是他的两个生日愿望。



·        

·        今年春天,冯骥才迎来80岁生日,与妈妈一起吃生日面、办一个学术研讨会,是他的两个生日愿望。115日,他的第二个生日愿望也实现了──由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壬寅八十叟”抒心声

天津是冯骥才的故乡,是其出生、成长、求学、恋爱、走上新时期文坛,以及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福地。他不仅在多部文学作品中倾心雕刻这座城市的时光与记忆,而且倾情发起天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动,同时还在天津大学创建非遗学科。这里成为他一切思想与行动的发源地和集结地。

冯骥才坦言:“我的4部长篇写的都是天津,我的100来部中短篇写的也是天津;我还抢救、保护了很多天津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从出生到现在80年,我基本上全在天津,自然跟这片土地的情感不一般。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都想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现场展示了一张特殊的藏书票,上面是用冯研院播文堂收藏的活字拼版印制的《沽上歌》,这也是创作者“壬寅八十叟冯骥才”的心声──“生我养我地,未了不了情。世上千般好,最美是天津。”

一座城与一个人的创作

开幕式上,王蒙、韩美林、莫言、刘诗昆等近40位海内外文艺界、学术界好友纷纷送上“云祝福”。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近30位中外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冯骥才的文学与文化人生,以及作家与城市、情怀与地域、责任与故土等话题。

嘉宾们表示,冯骥才的作品描摹的是天津的人、天津的事、天津的物,透出的是一股天津的劲儿,扎根于天津,却又超越了天津,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为这个城市留下了一些让后人不断阅读传颂的作品。

著名作家王蒙在视频中说,“我认为冯骥才的‘八十个春天’相当于‘八百个春天’,因为他的创作像春花一样不断地绽放,还有‘八百个春天’等着他去缔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在视频中称,“冯大哥不仅是一个创作力丰沛的作家,还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画家、书法家。更让我欣赏和感动的是,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大树新枝更发华滋

今年,小说《俗世奇人》同名话剧由天津人艺排演,作为“老舍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在京首演。昨天,天津人艺带来话剧《俗世奇人》的片段“白四爷说小说”,再现经典作品的传神之处。

冯骥才幽默地说:“我主要想看一下话剧跟小说的区别,今天我从这里看到了好多小说里没有的。我后悔小说写早了,还不如等有了话剧再写小说。”

天大冯研院师生为冯骥才送上藏头对联“天河箕斗灿,众星云从,明昭四車大业共青史;津地才人高,双管日下,更唤八十人生发华滋。”横批“春光付秋时”取自冯骥才一篇文章的题目。师生们衷心祝愿冯先生的“80后”人生──大树新枝,更发华滋。

80岁的冯骥才坦言并无年龄感,“但有了紧迫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想把时间留给自己最想做也必须做的两件事,一是美的创造,文学和绘画是我的天职,也是我的天性;二是非遗学的学理研究,为非遗事业培养与输送专业的人才,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作出贡献。”

两部新书首发

冯骥才出生在春天,他也一直生活在充满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春天里。昨天,80岁的冯骥才为两部新书《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十卷本)和《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揭幕。

十卷本的《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由学苑出版社策划出版,堪称冯骥才的一套“生命大书”,收录了他关于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浩繁文字,包括思想、理论、批评、随笔、散文、纪实、研究、口述史、讲话、谈话录等共逾260万字。该书完整、真切、珍贵地记录了冯骥才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觉者和先行者,极其丰富又艰辛的精神历程,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看着这套自己抱着都吃力的大书,冯骥才说,“这里面放着我20多年的光阴,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在里面。”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是对冯骥才经典文学作品《俗世奇人》创作过程的“大揭秘”。在跨越30年的创作历程中,冯骥才随写随画,保存了大量《俗世奇人》手稿和绘画草稿。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蕴含了他的创作思路和瞬间灵感,如今一笔一画全部收入书中。冯骥才还为该书精心绘制了20余幅精美彩墨插图,全新塑造了“苏七块”“刷子李”“蓝眼”“酒婆”等人物形象。

因为既是画家又是作家,冯骥才创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文学与绘画的互相融合,“有时候我脑子里随时冒出来人物,我看到了这个人物的细节,再来写这个人物,就会跟我没看到写出来的不一样。有时候文学的联想从图像开始,有时候图像的联想从文学开始,这是我的一个独特操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立场,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