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秋的诗意人生
■祝雪侠(北京)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与李桂秋女士相识,是在五年前第一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上。从陌生到熟悉,我们成了好朋友,好姐妹。通过了解这位女诗人的作品,更坚定了我们的友谊和信念——《铁杉之问》的作者竟是一位坚强而睿智的女人,外柔内刚的个性,在她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着她的诗,如看到夜晚的星空在内心闪烁,犹如热烈的阳光遍洒六合。字里行间都在诉说着她那诗意的生命及对生活的挚爱。面对困难,她不是男人,却比男人内心更加强大——坦然从容,无所畏惧;在我心里,她是真正的女汉子,不光字写的龙飞凤舞,诗歌更是洒脱飘逸,豪气满怀充满了正能量。给人励之以志的情怀和阳光的心态!
她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具有大爱无疆的境界,她不是慈善家却因经常帮助别人而手头拮据。不读她的作品,是无法感受到她内心的博大和诗情画意,更无法感知她对文学的热爱和解读自己的诗意人生!
李桂秋女士是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高中语文教师,有28年带班经验的班主任:她教学方法创新有特色,三尺讲台是她展演和传授知识的舞台;她带班有能力无法计算有多少个迷途的孩子回到她的怀抱;她对人有爱心,人性化的教学和严慈相间的管理深受家长及学生的追捧,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多年来她信奉:正人先正己,教书先育人,现已是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至今不忘她曾经的教诲。
李桂秋女士不仅在创作中充满了豪情,教学中充满激情,待人充满温情,而且她对文明的祈盼文学的痴迷和陶醉,才让她找回真正的自己。她的诗歌大气磅礴而有厚重感,文字在她笔下生花,《铁杉之问》豪气冲天,犹如她对人的真诚、善良和淳朴让人记忆犹新。
李桂秋女士自幼喜欢文学,曾经写过很多作品:散文、诗歌、小说、杂文、论文;翻译过古代诗文;有很多作品获奖并发表在多家报刊。她从年轻时就一直从事传统文化及传统哲学的创造研究和推广,曾经与人合著出版大道哲学《变化之道》,独立出版哲理长诗《铁杉之问》一到六部分;正在完稿和整理的有《时间之波》(合著)、《铁杉之问诗解》、《铁杉之问7-9》、哲理散文集《处处无家处处家》《李桂秋论文集》等。
《铁杉之问》是诗人的得意之作,也是她多年耗尽心血精心打磨出的精品大作,她的诗歌里展示了对人生的感悟情怀,对人类文明的追索对世界和平的祈盼对宇宙大千的探索对世界乃至花草树木的热爱!为了这部作品,她让自己真正地走进了忘我的境界:她忘了自己曾经所经历的苦难,忘了自己无私的付出,忘了下乡时经历的死亡威胁……她把作品当做了自己的孩子,精心地呵护和打造他。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大爱无疆的情怀,仗义与豪爽的气质,整体的宇宙观!她浓缩了精华,为了生命之树更加璀璨,为了文明生命的延续为了诗歌艺术更加完美。她用种种发问的形式,无需解答的抒写,开启心灵深处的光芒与魅力!
开始读《铁杉之问》,你也许认为出自男人的手笔,细细品读,你会发现一个坚强生命中女性的柔美、细腻和刚毅豪气并生其间,有心灵的掌声和鲜花。因为她的诗歌体现的是活灵活现的生命和思想,是人生的多姿多彩!这样的语言不好把握,李桂秋却做到了。读者欣赏完意味悠长的《铁杉之问》,犹如感读城里的月光,让很多人迷醉,也让很多人找到了自然律动生命的芳香!大道若水,诗性如水,诗人的思想和心灵与灵感碰撞出的火花会绚烂无比。
李桂秋女士不管是为人还是为文,都是那样的谦虚而善意,处处都会为朋友着想。她心灵手巧,兴趣爱好广泛,手工编织惟妙惟肖,甚是惹人喜爱!初识她,表象没有什么特别,多次接触和了解方知她有如此之多的兴趣爱好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她的诗歌一样,更让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大姐姐。
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如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功德圆满!经在哪里,经在路上。李桂秋女士多年来,从事创作始终如一,坚持梦想始终如一!她在文学的路上一直很勤奋,多年来笔耕不辍的写了如此之多的作品,她一直认为更满意的在后边。她对自己有信心,更坚定只要努力,梦想就会开花!良好的心态来自她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毅力!
文学路漫漫,在枯燥的创作中坚守需要多少信念?有些人选择了坚持,有些人选择了放弃。放弃很容易,坚持却是要付出更多的艰辛。面对创作的困惑和迷茫,李桂秋女士知识渊博,懂得去调整心态更懂得如何养生。她对困难永不言败决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心生敬佩!作家是拿作品说话的,虽然她的写作还没有达到她自己想要企及的水平,但她从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付出就有回报,只要努力,始终无怨无悔。从家庭到社会从朋友到友邻开始因为心疼她有人反对,因为她的默默劳作,最后得到的是支持与钦佩!坚持需要自我心态的调整和不懈追求!
李桂秋女士很朴实无华,和大家相处总是那么友好善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更给身边的朋友带来了阳光般的温暖,帮助别人也不求回报,别人感谢,她总是腼腆的笑笑说,这没有什么!
每逢年节,桂秋大姐千里之外的短信总是准时发来,让你感受到她扑面而来的温暖和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样推心置腹能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的人实在可爱,更会用心去珍惜这份友情的珍贵和天赐的缘分!
作品是她的心声,她在用自己的色彩编织着文学梦,中国梦!她心里的梦很甜很阳光很温暖,所以和她接触你感觉不到她的忧愁。她说要把快乐带给朋友,忧伤留在心底!正如他给摭年诗集写的跋“告别忧伤”一样。所以读她的作品满满的都是浩然正气的风采,没有矫柔造作,没有虚情假意。
她的《铁杉之问》不是单纯的写一个事物,一个思想,而是凝聚着作者心血的一部全方位的作品,它从方方面面都展现了作者的从容,洒脱,作为一个作家的心灵深处的灵魂,在绽放迷人的光彩!它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在解读,在抛洒一颗赤子情怀,那颗颤动而跳跃的激情与青春!
从作品中,我们能感读诗作者的内心在呼唤大爱无疆,在燃烧激情思想,在将自己热爱文学的精神像天女散花一样为人间播种美好!让脚下这片土地在作者热爱中产生巨大能量,她用饱满的激情,让文字飞扬!思绪在天空飘荡,爱心、善意、如春雨给大地滋润。作者在文字里呼唤,用生命和热血诠释文明的醒思、生命之源、宇宙之根、迷人的光彩在她的诗文深度和希望之光中绽放,让心中的雪花漫天飞舞,让思想的天空飘落出智慧,让艺术的青春在广袤天地间礼赞祖国的大好山河,人生的荡气回肠,命运的千回百转,生命的顽强不屈!《诗是文明的醒思》这是一篇她写给一本诗集的序言,也是桂秋大姐对诗意人生的诠释吧!
不管风吹雨打,花儿依旧绽放;不论春夏秋冬,艺术永葆青春,不计时间雕刻,诗心生命永恒。一份很纯的情谊在文字中流淌,如一泓清泉,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甘甜和清凉,清爽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