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时代风采

李学与马山

核心提示:李学与马山

李学与马山

   凌零(北京

 

“马山就要完了?!这一世上罕见的自然景观一旦被毁,那将是天大的遗憾,是对人类的犯罪呀!?希望您能去看看,以您雕塑家,曾获得宋庆龄基金会名誉主席邓小平同志亲笔签发的荣誉证书的身份与影响给予呼吁,给予支持与挽救!”……

徐悲鸿纪念馆的书记带着青岛计委、即墨计委的领导一大早来到北京煤炭工业部中国煤炭文工团大院李学家,提出这个问题。怎么办?怎么办呢?大家都期待着李学的回答。

李学——中国煤矿文工团团员,刚刚忙完海南文昌县宋氏祖居的《宋庆龄雕塑》回京后还没有消停下来,就又背起了旅行包奔赴山东,亲临马山。

马山,位于青岛近郊即墨市西部4公里处。,此山主峰海拔231米,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这是个神奇而诱人的地方。

马山,原名“马鞍山”,最早叫“伏牛山”。也有人说山的形状像马鞍,所以叫“马鞍山”。也有人说唐王爱马,所以叫“马山”还有人把它同战国时田单的“火车阵”相联系,所以又叫“伏牛山”等。

静观马鞍山形似马鞍,而动观马山却神态各异,变化万千,东边是悬崖峭壁,传说捻军为了防守,用人工开了一道几百米长,十几米高的绝壁,石头用第二道防守,筑起了山顶城堡。


从西向东,山深林密层层叠叠,犹似天然盆景。由于周围平畴无极,故显得马山奇突高昂。

这是一座世界罕见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它包容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于一身,是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更奇特的诗其中的一座石柱状晶体山,这是一亿年前火山爆发,岩浆涌出地表,冷凝时,质点的平行排列及均匀收缩形成的四方柱状节理,发育良好。高达30多米,直径均为1米左右,排列紧密,笔直挺拔,致密坚硬,多为绿色或灰褐色,蔚为壮观。

目前,世界上类似这种自然现象屈指可数,英国有一处与类似叫“魔鬼堤”,美国有一处与此类似叫“魔鬼塔”,其规模都不及我国马山柱状节理雄伟,然而他们都早已列入国家或世界性的自然保护区。能像马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集中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宝山圣地,不仅在中国,即使是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然而,马山受到的待遇却与人们的愿望恰恰相反,它忍受着无情的冷漠与摧残。

去年一月初,李学第一次从北京来到马山,那悲残的景象真叫令人心寒。由于李学是搞雕塑的,对石头自然而本能地敏感,他正望着“石柱林”出神。

突然,“放炮了,放炮了!……”随着一声叫喊,一双有力的大手把他推进了工棚,“轰”地一声震响,紧接着噼里啪啦的一阵,“陨石雨”连连下了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呀!?”……

这突如其来的猛烈刺激使他一下子惊呆了。他不相信这是现实。然而现实就发生在他眼前,民工们毫不隐讳地说:“我们知道,我们吃的是子孙的饭,靠山吃山嘛”!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一定要采这山之石?”

回答是“石质好,可以卖个好价钱呗!”

多么轻松、多么可悲的回答呀。

数十辆汽车,拖拉机,数百人围着馒头状的山两面加工,生吞活咽,近十年的开采,目前只剩下半间十来米厚的“馒头”落片了。照此下去,不出两年,这座奇观宝山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在人们的无知中毁灭,那将是多么凄残的景象,多么悲凉的历史啊!

黄鹤楼被毁了可以重建,岳阳楼被毁也可以重修,而马山“石柱林”一旦被毁谁能修复?谁能重建呢?这不仅是吃子孙的饭的问题,而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连同它亿万年的文明史被一炮炮炸毁灭掉的问题。而为什么他们却无动于衷呢?

不,良知之士早有人在,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李学进一步得知: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对这里进行考察,然而结果......

1983年1124日《青岛日报》刊登了《“马山石林”的成因及其价值》短文,文章认为:马山柱状节理发育极好,岩性特殊,规模很大,实属罕见,对教学、科研,开展旅游事业都有意义,呼吁给予保护。

54年216日,《青岛日报》登载了即墨县政府发出的《决定停止马山采石的通知》。

84年322日,由青岛地质学会牵头,组织了海洋学院地质系,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会同市科协,《青岛日报》社,即墨县政府有关人员对马山柱状节理进行了实地考察,到会80余人,县长,宣传部长,文化局长都参加了会议,这个会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任何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外贸部门要求订货的更多,马山炮声更响,而且连接的更紧密了。由于开采马山是个体承包,原本毫无计划,听到风声更是变本加厉,日趋严重的破坏性地采石,马山危在旦夕了。

快!拯救马山,拯救“石柱林”,决不能给历史造成遗憾,决不能给祖国和人民造成损失。

对!要让党中央知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就这样,李学同志草草地结束了一次对马山的考察,带着一种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回到了北京。

“你还在想马山的事呢?”

爱人已经起床,轻轻地把一碗鸡蛋汤放在李学的桌案上。

是的,这是件非同小可的事,马山也像土地一样被乡镇承包,多于头头们有关联,有的还有合法的开采执照,早有人多次向上级反映,甚至是向部级部门反映这些问题,都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李学是否有能力使这一状况改观呢?说“一听到身份与影响给予呼吁”,那只不过是句恭维话;如果说有些影响,那只不过是在艺术上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真有身份,那是一点也谈不上的,他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三级文艺绘景员,甚至连这三级都可能是很勉强给他,直到前几月还扣着他的工资。自己都在不平之中度日,还要去管外地的不平之事,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冒险的行动。真是此举不知要得罪多少人,很有肯要招来大祸临头......

是啊!他的墙上又挂起那幅对联“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他开始行动了,这就是李学的人品,李学的性格。

1991年12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出了他写的《旅游资源丰富的马山》,文章以温和的态度介绍了马山概况,并提醒人们这里蔚为壮观,世所罕见,具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和开发价值。这是一个信号,看看有无异议之反映。这期间,李学已把报纸复印件寄给了即墨市纪委。

“发吧,快点发稿把!”李学着急地对报社来找他的同志说。

“再等一等,总得有点信息反馈呀?!,《大内参》可是部长以上的首长们看到,可不能有半点差错。”编辑沉着冷静而非常严肃地回答。

整整等了二十天,这二十天对李学这个急性子人来说,那该是何等的漫长,如此地难熬呀?!他天天仰望蓝天,掐着手表,望着秒针咔咔,咔咔地和历史一起流过,他的心情就像这秒针一样,在历史的长河里咔咔咔地走着,想着,盼着......

难忘的199213日,《大内参》终于发出了他的《山东马山宜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副标题为“极宝贵的火山岩林状节理——‘石柱林’正遭乱采滥凿”的文章。文章以严肃的态度敬告人们,马山已被破坏得惨不忍睹,如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这座有很薄科研、教学、旅游价值的奇峰宝山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李学的文章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国家环保局领导曾亲自前往马山。马山有救了......

李学——这位年青的雕塑艺术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以胜利的姿态微笑着;兴奋地喝酒、抽烟,暗暗为马山有救而高兴,可他端起杯来又喝不下去了,两眼的泪水就像那朴实、纯真、洁白的二锅头酒一样,一串串泪水和二锅头酒溶化到了一起。

“男儿有泪不轻流”,李学这个强汉子在多苦多累多难的处境里,从来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今天他为马山有救而兴奋地流泪了,可这幸福的串串泪水还没流尽,然而,祸苗正在朝他烧来......

生活就是这样,人在矛盾中生活,在矛盾中抗争,在矛盾中较量,在矛盾中成长,前进!

“喂!你是李学吗?”你......一顿臭骂学不出口,世界上没有比这种骂再难听的了,它可以激怒任何人。李学那握着电话的手在颤抖,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气呆了,母亲从他手中接过电话放到电话机上。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被母亲亲耳听到,这和当着他的母亲面辱骂他没有什么两样。

“欺人太甚,大丈夫可杀不可辱”。真是英雄气短。医务室里偏偏没有他的挂号证。因为他自从开到中国煤矿文工团十几年,从没有吃过一片药,包括一个薄荷片、一粒人丹。而今的一个逆目或与他的环境不协调的声音,居然把他玩成这样。

是的,出人意料,也是十分令人不解的,这粗野的无端的骂声,不是来自无识无知并缺乏教养的顽童;不是来自醉汉和癫狂的精神病人;不是来自只顾个人利益而“大吃子孙饭”的民士。而这电话恰恰来自文明的、离他只有十几米远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办公室里。原因很简单,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李学,你那三天的考勤怎么划?!”

真够面子的,还给隐漏了两天呢,事实上去一趟马山用了五天时间,可是他已让书记替他请了假呀。

“这不,给你70块钱奖金不少了吧?!”

“奖金?”多么生僻的语句呀,虽然别人一年都是300多元的年终奖,而他却是最少最少的一个。但这也是别开生面的。所以不要扣罚工资就是万幸的了。几年来,他三番五次地被停发工资,不但如此,他还卖了老家的小房,连同同情他处境的亲朋好友梦支持他的钱交了一万五千元劳务费。

“为什么?”

为了他有时间雕塑宋庆龄像!

“为什么”为了不在单位没事干,死泡穷等。

“为什么?”

为了有更多更好的雕塑作品座落在祖国大地上。他不顾一切地奋斗着,忘我而忍辱负重地悄悄地工作着,制造者,奉献着。对于他来讲,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能工作,在艺术部门不能畅快地搞艺术事业。

正是在那“数九立寒窗”的日子里,在阵阵巨响的开山炮中你,李学被聘请为马山综合开发项目景点设置的艺术顾问,并委托他设计、组织和指挥270米长的巨型群雕的兴建工作以及其它各景点的筹建工作。他受命于马山危难之时,并与马上同呼吸共命运,马山的得救和“石柱林”的被保户是与他的努力分不开的。当然,今日的马山非同以前了。


马山的首要工程可算是李学雕塑的“即墨大夫”了。这座雕像高达十米,乳白色花岗岩雕成,是我国山东省最高的雕塑。新修的一条20多米宽的柏油马路直通“即墨大夫”广场,广场可停放数十辆汽车,这是通向马山及“石柱林”的必由之路。

“即墨大夫”地方九贤之首,战国齐威王时治理即墨,其廉直勤政,刚正不阿,业绩卓著。因不事威王左右以求誉而屡遭谗言诋毁。威王勤察,方知毁言至之即墨大夫使墨即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而誉言日至之阿城大夫却使阿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威王怒烹诛玩虚作假诈饰朝廷以阿城大夫。惩罚了玩权施威的贪官污吏。嘉封即墨大夫以万户之侯。从而国威大振,强于天下。

在改革开放,加强廉政建设的今天,“即墨大夫”的落成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可以这么说,这是李学同志自去年落成了宋庆龄雕像后的又一倾心作品。又为中国的雕塑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它将流芳百世,代代相传。

历史的马山令人神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美丽意境的传说,更是令人心醉,据清朝雍正年间撰写的《马山志》记载:马山是著名的宗教圣地,山上树木茂密,庙宇宏阔,有玉皇殿,三宫殿,圣母殿,雷神殿,救苦殿,文昌殿,龙虎殿,天成殿,大士庵等十五处,颇具规模,山凹处有一“丹泉水”亦称“济公井”,泉水清澈甘甜,“醒脾爽气用于清水,”任凭天旱,泉水溶溶,常年不涸,固有诗赞:“窟中疑滚千层浪,地底遥通一线天”。

目前,玉皇殿已基本修复,大士庵亦见规模。虽然难以想象历史上的“丹泉井”,但已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帮助地方就山依势挖的西洼池湖已称得上古谕中描写的“山心古井沉秋月,殿角颓坦过晚风,涧水波寒流石外,絮芝香烈汲苔中”了。

更有新奇,也是历史不曾记载的:山上数千米的人工开采的洞穴,塑造了无数佛像和历史杰出人物像立于其中,有效地利用了原有设施,为马山增加了一大景观。

最近马山西北角,又发掘出一棵长12米,直径50厘米左右的硅化木,据考证:马山的高处曾是一片树林,当洪水暴发时,山上的树木被冲下来,迅速地被埋入地,天长日久,木中有机物被无机物替代,变为石状,单棵硅化木这么大,这么完整是全国不曾见的。这里有大量的硅化木。自最早送往中南海的那棵硅化木以后,又发现了七八处,据分析,这里可能有硅化木丛林存在。

另外,马山周围是一片很大的湖泊,登山看水,一望无际,地质学家称之为“古即墨湖”,马山是这个湖中凸起的部分,所以马山上至今发现许多贝壳等水生物化石,虽然也有古脊椎动物化石,总之,这是个神奇而令人眷恋的地方。这里再也听不到炮声,原来挖山采石的民工,现在都已转向为马山添砖加瓦的建设上来了。这里的民工正在合理地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发挥其地理优势,科学地开发马山,建设马山,使之成为富有特色的旅游圣地。

目前,马山就要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了,这是一个必然而振奋人心的特大好消息,人们正拭目以待。在这令人振奋的大喜日子里,我们不得不提起李学同志,不得不谈到李学与马山的前前后后。

“难道李学调到艺术创作室还有阻力吗?!”

这是上级领导打来的电话。还是虎眼看人高,人总是有良知的,李学那可歌可泣的事迹早已影响并感化了许多人。在不公平的待他,只能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反而把他赶到了艺术创作更广阔的天地,赢得了更好发挥其特长的机会与自由。

“热烈欢迎李学同志调艺术创作室工作”,这是书记写在申请表上的一句话,因为已经来不及层层划圈,关关批示。一个破泣为笑“蒙太奇”般情节正发生在李学放下那冷酷无情的谩骂的电话筒的同时。李学从“寒窗”十几部远跨到了掌声如雷的“百花”前——艺术创作室。在为马山的事业的贡献上,新的部门新的领导班子都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与鼓励。

看来大丈夫不是不可辱,但必须建立在坚强的信念和对事业执着地追求的基础上,在逆境和崎岖的小道上也许更能攀登到顶峰。

我之所以记下这段实事,是因为这些事情发生在我的身边,而且正在发生着。也许在李学下一个新的艺术创作上,还会更加激动人心,那时我还要如实地向领导汇报,并把它奉献给广大读者。

 

 

                                  

                                                                          李学近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立场,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