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文艺资讯

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 心成立十周年庆典”在京举办

核心提示:6月24日上午,“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办。

      本网讯  624日上午,“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光巨,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党委书记周云磊,发展规划处处长王洛忠、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胜兰、教务部副教务长梁颖等校各处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贾平凹、曹文轩、余华、韩少功、苏童、格非、叶兆言、欧阳江河、西川、毕飞宇、李洱、东西、艾伟、徐则臣、鲁敏、乔叶等作家代表,丁帆、白烨、陈晓明、孟繁华、张旭东、陈剑澜、陈福民、宋明炜、王宏图、何平、马兵、李利芳、黄平、吴景明、丛治辰、王立志、王振等学界代表,李少君、宗仁发、杨青、季亚娅、徐晨亮、李蔚超、崔欣、张菁、曾攀、何同彬、饶翔、文苏皖、李兰玉等文学和学术刊物代表出席了本次庆典。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张莉、张同道、陈晖、沈庆利、梁振华、张国龙、翟文铖、张晓琴等出席活动。


会上,张宏森书记、马骏校长向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贾平凹、余华、欧阳江河、西川、苏童、格非、韩少功、毕飞宇、叶兆言、李洱、东西、艾伟等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相册。

马骏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是新时代文学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十年来,在中心主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带领下,国际写作中心围绕文学交流、文学教育、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开展了全方位的卓有成效的实践。马骏希望未来社会各界继续大力支持国际写作中心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必将坚定自信、奋发有为,积极引领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的未来,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莫言对过去十年来学校及文学院对国际写作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同时也向中国作家协会等一直关注写作中心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谢意,并感谢所有驻校作家十年来在文学交流、提携后辈等方面做出的非凡努力。莫言说:“希望未来国际写作中心的这块牌子在大家的共同擦拭之下一直闪闪发亮。”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贾平凹、韩少功、叶兆言、格非、毕飞宇代表驻校作家致辞。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纽约大学教授张旭东,韦尔斯利学院教授宋明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陈剑澜作为学界代表,对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先后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就国际写作中心十年来的工作情况向与会嘉宾作出汇报。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作家代表致辞。作家鲁敏代表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文学创作方向硕士毕业生发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焦典作为在校学生代表发言。

庆典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还举办了“通向写作之路——驻校作家与北师大师生面对面”、“新时代文学教育与写作能力培养”主题论坛及“青年写作能力的养成——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作品研讨会”等活动,与所有关心中国文学发展的新老朋友一道,从创作、批评、研究、传播等诸方面对十年来国际写作中心在文学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加以研讨。此外,“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展”也于庆典前夕在京师学堂四层开展,展览对文学活动、作家新作、学生作品、学术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详加梳理,细数文学与教育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立场,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